您的位置:天气预报查询一周

俯身葬是什么葬法 俯身葬是一种正常的葬俗

更新时间: 2024-05-26 15:35:08

导读:在丧葬仪式中,家族成员会穿上孝服、佩戴孝饰,并请来道士或僧人诵经念咒,以超度亡魂。此外,还会准备一些供品,如冥币、酒水等,以供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中使用。那么,你知道俯身葬是什么葬法吗?俯身葬是一种正常的葬俗,和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。

俯身葬是什么葬法

所谓俯身葬就是死者采用背朝上扑倒的姿势加以安葬的埋葬方法,其特点是身躯俯卧,面部向下或向左右偏,上肢垂直于身躯的两侧,或交叉叠压在胸部或腹部下,下肢伸直或弯曲。俯身葬也是一种古老的埋葬方法,它与仰身葬几乎同时起源。

目前,我国发现最早的俯身葬,是在裴李岗文化的遗址中,其距今大约有8000年左右。此后,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都发现俯身葬的埋葬方法,而且在一些地方这种俯身葬的方法还成为该地的主要葬法。如裴李岗文化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,仰韶文化的陕西西安半坡、姜寨、宝鸡北首岭遗址,河南的安阳后冈、长葛石固、洛阳王湾、淅川下王岗,大汶口文化的山东泰安大汶口、兖州王因,半山—马厂文化的青海民和阳山、循化苏呼撒,马家浜文化的浙江嘉兴马家浜、江苏吴县草鞋山、常州圩墩、南京的北阴阳营,崧泽文化的上海青浦崧泽、江苏海安青墩,大溪文化的四川巫山大溪,屈家岭文化的河南淅川黄楝树,龙山文化的河南安阳后冈、山东胶县三里河、陕西武功浒西庄、岐山双庵、临潼康家、山西夏县东下冯,齐家文化的甘肃永靖秦魏家、青海乐都柳湾、贵南尕马台等地的遗址中均有发现。在这些遗址中,俯身葬的埋葬方法绝大多数发现于单人葬的墓中,合葬墓中有俯身葬的只有民和阳山一处。俯身葬数量较多的遗址有民和阳山、贵南尕马台、嘉兴马家浜、吴县草鞋山和常州圩墩。民和阳山遗址中,单人一次葬的墓葬有70座,俯身葬的有49座,占70%,合葬一次葬的墓有35座,其中17座墓有俯身葬者,不是二人均俯身葬,就是其中一人俯身葬,其余的为屈肢葬或二次葬;贵南尕马台遗址墓葬有40多座,俯身葬的30多座;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可辨认的墓葬有17座,俯身葬的有11座,占64.7%;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可辨认的墓有72座,俯身葬50座,约占70%;常州圩墩遗址1972-1973年发掘墓葬88座,其中俯身葬75座,占85.2%。以上几处的俯身葬墓,在墓向、位置、随葬品等方面与其他葬法的墓如仰身直肢葬的完全相同,这表明这些地方的俯身葬是一种正常的葬俗。

墓地

然而在有些地方的遗址中,俯身葬的数量不多,表现也比较特别。如半坡遗址15座俯身葬均无随葬品;北首岭遗址14座俯身葬只有3座有随葬品;姜寨遗址中2座俯身葬并列在墓葬区的最边缘,另一座在另一区比较偏僻的地方;石固遗址只有一座俯身葬,而且死者在一个圆坑内作挣扎状;王因、大汶口遗址俯身葬的头向均朝西北,与其他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相反;崧泽遗址也只有一座墓是俯身葬,而且埋葬的深度比其他墓深得多,也没有随葬品;三里河遗址俯身葬只有一座,而且在墓葬区的北边,与其他墓葬有一定的距离,显得孤独。上述这些现象表明在这些地方俯身葬是一种特殊的、非正常的葬法。
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俯身葬是什么葬法,俯身葬是一种正常的葬俗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标签:

天气预报查询一周-www.tianqiwen.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,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,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
电话:邮箱:
滇ICP备2022007697号-107